模具生產周期進一步縮短,模具價格繼續下降。這對模具生產企業來說,確實是造成了很人壓力,但對模具用戶來說,這就是成績。同時,這也是大連模具加工行業技術(shu)進步的表現(xian)。但(dan)是這里也有一個(ge)市場不規范,過度的價格競爭和中(zhong)低檔產品(pin)產能過剩的問題,應該引起(qi)我(wo)們的足夠重視。從(cong)數量上(shang)來(lai)說,我(wo)們目前已經是世界(jie)模具生產大(da)國。
從產品水平上來說,為b級(ji)及以(yi)下檔次(ci)轎車(che)及其他乘用車(che)和商用車(che)等配套(tao)的(de)全(quan)套(tao)汽(qi)車(che)模(mo)(mo)具(ju)(ju),為電子行業配套(tao)的(de)精度達(da)2um,壽命達(da)2億次(ci)以(yi)上的(de)精密高速多(duo)工(gong)位級(ji)進模(mo)(mo),單套(tao)模(mo)(mo)具(ju)(ju)重量超過100噸的(de)巨型模(mo)(mo)具(ju)(ju),長達(da)6米的(de)大型多(duo)工(gong)位級(ji)進模(mo)(mo)具(ju)(ju),導(dao)光(guang)板(ban)模(mo)(mo)具(ju)(ju)、光(guang)盤模(mo)(mo)具(ju)(ju)、生物(wu)芯片模(mo)(mo)具(ju)(ju)等許多(duo)高水平模(mo)(mo)具(ju)(ju)己(ji)都能生產。
我國模具產業年進出口規模已達到40億美元,其中進口和出口水平相當,皆在20億美元左右。國際模具及塑膠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表示,模具行業不僅規模龐大,而且檔次也越來越豐富,發展前景向好。
目前行業(ye)仍顯散(san)、多(duo),攤子過大,水平高低(di)不齊,在外受到來自(zi)日韓的(de)挑戰,在內由于同質化嚴(yan)重(zhong)實質性(xing)發展(zhan)仍顯緩慢,倡導差(cha)異化、區域性(xing)聯合、與(yu)主機廠協作,贏得國家政策支持,走專精(jing)特的(de)道路。
模具的型芯和型腔合并成一個零件在多任務機床上被并行加工。使用具有柔性的傾斜銑削主軸(b軸)和反向的車削主軸(c軸),長方形工件的四個側面和背面上的冷卻孔由銑削完成。型芯和型腔零件在工件仍合并成一體時被加工。根據我國海關統計資料顯示,2005年-2008年,我國沖壓模具產品均出口較大幅度的增長。2008年,即使遭受全球金融危機,我們沖壓模具出口金額達4.11億美元,比2007年的3.26億美元增長了26%。